今天在找資料時,看見「一件襯衫」徐若瑄與黃山料的訪談,徐若瑄說出她在「母親」路途上,她發現媽媽們千萬要謹記的8件事,不是漏漏長的教育媽媽要如何教小孩,而是我們在成為媽媽後,該有哪些自知之明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,我覺得有幾點很有共鳴,特地分享給一樣是媽咪的妳們😊
⋯⋯⋯⋯⋯⋯八點如下⋯⋯⋯⋯
一、孩子有情緒是好事
失控吼叫也可以,只要學會「不傷害自己」
小朋友表達情緒的能力有限,孩子不開心,會鬧脾氣,體罰或許能暫時制止,但那只基於害怕,無法根除問題。有智慧的家長,是不能走捷徑的。她建議讓孩子發洩,並發洩在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地方,當情緒過了,父母才出面理性溝通。
二、教會孩子體驗情緒,孩子也有生氣的權利
大人會生氣,小孩為何不能有情緒?徐若瑄教兒子「多種生氣的方法」:對枕頭出拳、在戶外大叫,教兒子釋放情緒,同時也與兒子共同尋找生氣的原因。未來,當媽媽不在你身邊,當你情緒來臨,將懂得照顧自己。
三、孩子哭鬧很討厭,其實他只是需要一份「理解」
2歲的小孩生氣就愛亂丟玩具;5歲的小孩經常故意調皮搗蛋。人生每個年齡階段,都有屬於它的心理過程,而良好的溝通應建立在「懂得承接對方的想法」,首先聆聽他的話語,理解哭鬧的理由,再來溝通。
四、請不要強迫孩子,你只要成為「孩子的算命師」
生命沒有正確答案,不要替孩子做決定,只需要分享經驗,最終決定權是在孩子手上。若強迫孩子照著家長決定前進,結果卻不是孩子期望的,你將成為「罪魁禍首」。
五、妳愛孩子10分,但只要表現出5分就夠了
隨著孩子的成長,採取不同作法。大人越說不要,小孩越想要做;妳想要他親親妳,可以先發制人,警告孩子別親妳!適時「口是心非」,妳的「詭計」可能就可以得逞了。
六、兒子不是妳的,是他老婆的
小孩從來就不「屬於」父母,他是獨立的個體,甚至有一天,他會有他的另一半、有他自己的生活。但他依然是妳的孩子,希望他會常常想起媽媽,至少逢年過節回來看看我,這樣簡單的奢望,應該還是容許的。
七、要做好被遺棄的心理準備,同時也要成為他的避風港。
孩子照顧年邁的父母,並不全是理所當然,所以提早做好覺悟。但,也要讓孩子明白,我會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,只要你想家,我永遠都在。
八、從愛上孩子的那一刻,就得開始學習放手
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,你一定隨時在學習如何真正去愛,但同時,也要學著不去緊握,待孩子羽翼豐滿時,鼓勵他勇敢的往外飛、用力闖、不害怕,因為,媽媽永遠都會在你身後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最後一點真的有點難,尤其隨著與孩子相處時間越久,孩子表現愛媽媽的方式越來越多,有時真的會讓身為母親的我,害怕有天他們也會長大的事實⋯想到這媽咪眼睛又開始微酸了😅